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熱線:028-85056429 通訊員QQ群:197538807
投稿郵箱: 2629731537@qq.com

鼓樓小學與雙眼井小學聯(lián)合教研,共探習作教學新路徑

來源:成都市鼓樓小學  作者:江蕾 通訊員 蔡運  瀏覽量:   發(fā)布時間:2025-04-27

筆尖流淌奇思,課堂綻放妙想。近日,成都市鼓樓小學與雙眼井小學攜手開展雙校合作教研活動,聚焦小學語文教學,共探習作教學新路徑。此次活動中,鼓樓小學向玥媛老師以三年級下冊習作單元“奇妙的想象”為主題,雙眼井小學楊雪峰老師以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習作“我的動物朋友”為主題,分別帶來了一堂精彩的課例展示,為兩校教師搭建了深度交流的平臺,引發(fā)了熱烈的教學研討與思維碰撞。8pv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為呈現(xiàn)高質(zhì)量的課例,向老師及三人磨課團隊重讀課標,對課標、教材進行了深入的解讀,在掌握學情的情況下,精準確定“奇妙的想象”這一習作主題的教學目標,精巧的進行了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經(jīng)歷了多次磨課,最后呈現(xiàn)了一堂有趣而有益的習作指導課。8pv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楊老師以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習作“我的動物朋友”為主題,帶領(lǐng)學生進行了以“最可愛的動物朋友”為題的精彩習作學習。8pv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20250425_233336_205.jpg8pv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向老師以“爭做奇妙想象家”的情境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帶領(lǐng)孩子們通過“三把金鑰匙”——說奇妙、繪奇妙、寫奇妙,層層深入探索想象的奧秘。8pv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20250425_233336_206.jpg8pv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課后,兩校教師熱情圍坐在一起,圍繞兩位老師的課例展開了深入的研討。老師們紛紛認為兩堂課帶給我們很多在習作教學方面的啟發(fā)和思考,并從不同角度表達了自己的感受和收獲。而針對老師們存在的困惑和難題,趙校長、馬校長、指導專家李老師為他們指明了方向。8pv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趙校長指出,教師在觀課、授課中:要“觀”——關(guān)注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意愿、學習方式和學習效果;要“議”——著眼教師的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教學行為、教學支架,同時還要注重了解學生的學習反饋,以此來反哺和指導教師自身的教學,促進學生學習,達到教學相長。8pv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20250425_233336_207.jpg8pv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馬校長強調(diào)了閱讀課要重視讀寫結(jié)合,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興趣,就習作而言,更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興趣,而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既可以引導學有余力的孩子發(fā)散思維,不拘形式的習作,也可以引導其他孩子嘗試從對優(yōu)秀例文的模仿開始,降低難度,克服畏難情緒。馬校長還告訴老師們,要重視師生課堂的生成,上真實的課堂,在平時的一堂堂課中要探索和實現(xiàn)師生思維的深入碰撞,同時教師要及時給予學生準確、恰當?shù)狞c評,發(fā)揮評價的促進作用。8pv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20250425_233336_208.jpg8pv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最后,兩校的指導專家李老師對此次雙校教研活動進行了總結(jié)和指導。李老師結(jié)合本次教研活動的主題,從習作單元中習作部分的前置、教學目標的拆解和具體落實、習作教學中“篇”的意識三個方面為老師們在習作教學方面提供了探索方向和具體思路,讓老師們意識到研讀教材、解讀教材、結(jié)合教學目標靈活處理教材各部分之間的關(guān)系對于教學的重要性,讓老師們對于習作教學、日常的課堂教學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8pv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8pv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8pv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8pv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8pv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此次雙校合作教研活動在大家不斷碰撞的思維火花中臨近尾聲。老師們在智慧的交流中共同探尋習作教學的有效策略,現(xiàn)場氛圍熱烈而濃厚。相信在未來的教學道路上,兩校將繼續(xù)合作,攜手同行,以教研促教學,讓教育的繁花在思維碰撞中朵朵綻放!期待下一次的教研活動,再相聚,共成長!(江蕾 通訊員 蔡運)8pv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鼓樓小學,雙眼井小學,聯(lián)合教研,共探習作教學新路徑
責任編輯:祝佳  由四川教育在線網(wǎng)整理發(fā)布
網(wǎng)站簡介   |  法律聲明  |  聯(lián)系我們   | 
Copyright © 2010 - 2021 四川非凡魅力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備15019259號 川公網(wǎng)安備:5101040200025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川)字第00850號 川廣審批準字[2019]13號
網(wǎng)絡文化經(jīng)營許可證:川網(wǎng)文〔2022〕3363-037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川B2-20200029
廣告聯(lián)系QQ44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