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一本好書,聽一個好故事,或許就會改變一個孩子。在閱讀中,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孩子因文字帶來的情愫而成長。那一個個跳躍的字符,就是點亮生命的燈火。近年來,西安路小學的老師們堅持不懈地致力于兒童閱讀推廣,積極探索在“生態(tài)教育”背景下兒童閱讀推廣的策略與方法,積極營造書香班級、書香校園。
近日,在西安路小學開展兒童閱讀論壇課堂上,錢玲老師為大家呈現(xiàn)了群文閱讀《古詩中的酒》,王偉老師為大家?guī)碚緯喿x《寄往月球的信》,黃玥老師奉上了繪本閱讀《小種子的故事》。
課后,老師們就近年來自己在兒童閱讀推廣工作中的實踐與思考進行分享交流。
副校長鄧從容暢談了自己對于生態(tài)教育與兒童閱讀關系的思考。鄧從容副校長說:“生態(tài)教育就是育人為本的教育,生態(tài)教育就是以學生的和美發(fā)展為目標的教育。”“腹有詩書氣自華。童書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帶給孩子真善美,教會孩子善待生命,教會孩子儒雅,促進學生的和美發(fā)展。”“兒童閱讀作為一門課程,是學校生態(tài)教育課程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實施生態(tài)教育的有效途徑。”
黃玥老師分享了自己堅持開展繪本閱讀6年的心路歷程和具體做法。黃玥老師說:“猶太人的家庭里,孩子出生不久,會在《圣經(jīng)》上涂抹蜂蜜。孩子拿到書,會品嘗到書本是甜蜜的。所以在開展社區(qū)閱讀、班級閱讀時,我都會注意儀式感,比如“閱讀啟動儀式”“書王評選”,讓孩子在濃濃的氛圍里進行自我升華。”
馬海燕、王偉老師則從整本書閱讀的指導暢談了自己的思考和實踐。
馬海燕老師說:“兒童文學閱讀必須直接抵達兒童的內(nèi)心世界,激起兒童情感、思想、價值觀上的共鳴,使他們感受到自己獲得了新的、內(nèi)在的精神生命,才能豐富、深化語文學習的快樂。”
王偉老師說:“我們對書本應該有敬畏之心。當孩子們拿到新書時,我會帶領孩子們先聞書香、看封面、扉頁、封底,先對這本書有整體感知。然后,再通過思維導圖將這本書的情節(jié)和人物串聯(lián)起來,確定這本書的主題以及難點,進一步帶領孩子們精讀。”
張智憑老師則強調(diào)了文字書閱讀對于中高年級學生語文素養(yǎng)提升的重要性。強調(diào)教師要將學習規(guī)律的重新認識與運用,作為整書閱讀的原點。帶領孩子們開啟閱讀的殿堂,在知識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每位老師都積極分享自己在踐行兒童閱讀推廣中的策略與方法,大家熱烈討論,各抒己見。
最后,劉莉校長深情地說:每位老師都是引路人,所開展的每一次兒童閱讀,都是一次靈魂碰撞。在前行的過程中,老師搖動的每一棵樹,輕撫過的每一朵云,喚醒的每一顆種子,都會豐富兒童的靈魂。而班主任們,更應該將兒童閱讀與班務工作結合起來,進行“潤物細無聲”的浸潤式教育,關注孩子的精神成長。讓孩子和那些經(jīng)典對話,與文字共舞,共同品嘗書香最美好的味道。(西安路小學)
西安路小學,生態(tài)教育,兒童閱讀,推廣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