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至11日,由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指導,北京王府公益基金會主辦、成都王府外國語學校承辦的“啟耀新程 賡續(xù)華章——大使進校園暨國際理解教育研討會”在成都王府外國語學校成功舉辦。活動匯聚百余位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各地教師代表共襄盛舉,共同探討國際理解教育未來動向與實踐路徑。
出席本次活動的嘉賓包括課程教材研究所中小學課程研究中心主任王杉杉及相關工作人員,教育部國際司原司長、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原公使銜參贊、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xié)會出國留學服務分會理事長、南南國際教育智庫研究院理事長岑建君,加拿大大使館原公使銜參贊、外交學院原黨委副書記、教授、北京王府校區(qū)執(zhí)行總校長衡孝軍,中國教科院原副院長馬陸亭,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教育部國培專家譚文麗,成都市溫江區(qū)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王毓舜,北京王府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法政集團副董事長兼行政總裁、世界教育論壇(FWE)董事兼執(zhí)委會副主席潘軍,南南國際教育智庫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原所長王曉陽,光明日報《教育家》期刊社總裁助理胡鵬,四川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傅林等單位的專家學者,以及來自濟寧、大連、鄭州、成都等地學校的教師代表。
開幕式:高屋建瓴,共話教育使命
活動首日,中國駐美國、加拿大大使館原公使銜參贊、外交學院原黨委副書記、教授、北京王府校區(qū)執(zhí)行總校長衡孝軍作為環(huán)節(jié)主持人致開幕辭,強調(diào)國際理解教育對培養(yǎng)國際化人才的重要性。
課程教材研究所中小學課程研究中心主任王杉杉在致辭中回顧了北京王府公益基金會與課程教材研究所多年來緊密合作的歷程。王主任對王府實驗區(qū)在課程教學改革方面所取得的斐然成績給予了高度贊譽,同時對北京王府公益基金會在國際理解教育領域持之以恒的探索實踐予以充分肯定。
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教育部國培專家譚文麗,分享了成都市在國際理解教育方面的長期實踐與思考。譚院長指出,成都市秉持開放包容的城市理念,歷經(jīng)近二十年的深耕細作,圍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探索國際理解教育的實踐路徑。
成都市溫江區(qū)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王毓舜,詳細介紹了溫江區(qū)在課程體系建設上的卓越成果。當?shù)鼐臉嫿巳壩孱愓n程體系,通過嚴謹?shù)恼n程規(guī)劃與標準化資源驗證,精心打磨出一系列精品課例,為一線教師開展教學提供了有力支持。
北京王府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法政集團副董事長兼行政總裁、世界教育論壇(FWE)董事兼執(zhí)委會副主席潘軍在致辭中表示,成都作為國際理解教育領域的活躍城市,憑借在教育理念推動、課程體系建設、教學實踐創(chuàng)新方面處于全國前列,形成區(qū)域特色發(fā)展路徑,成為西部重要策源地和示范區(qū),北京王府公益基金會與成都也有著特別的緣分。基金會的“未來外交官”項目就是2017年在成都啟動的。
當今世界,國際局勢日趨復雜,地緣沖突仍在持續(xù),國際關系也面臨前所未有的緊張與不確定。近期潘軍理事長訪問美國與法國,與新罕布什爾州教育部長共同探討青少年培養(yǎng)與可持續(xù)發(fā)展議題,也與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以及世衛(wèi)組織學院的多位專家進行深層次對話,印證了國際理解教育在動蕩時代凝聚共識、激發(fā)創(chuàng)新的核心價值。
在賦能青少年全球勝任力核心素養(yǎng)提升的理念引領下,北京王府公益基金會通過設立“未來外交官”——青少年國際理解教育項目。從課程開發(fā)、智庫研究、配套出版物、系列主題活動四個維度進行探索與實踐。面對AI時代帶來的挑戰(zhàn)與機遇,潘軍理事長表示,AI能夠替代的是流程與計算,共情力、理解力閃耀的人性光輝,永遠不可能被AI平替。國際理解教育所倡導的跨文化溝通、全球化素養(yǎng)、價值共情等,正是AI無法模擬的領域。未來將以成都經(jīng)驗為支點,聯(lián)動全球資源,培育兼具國際視野與共情力的青年力量,為世界和平架設橋梁。
成都王府外國語學校校長管小波,介紹了成都王府學校在國際理解教育方面的多年探索歷程,分享了學校在國際理解課程體系建設以及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方面的成果積淀,同時表示對與會嘉賓的熱烈歡迎。
學術報告:前沿洞察,引領教育方向
南南國際教育智庫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原所長王曉陽作為主持人開啟專家報告及交流研討環(huán)節(jié)。
教育部國際司原司長、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原公使銜參贊、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xié)會出國留學服務分會理事長、南南國際教育智庫研究院理事長岑建君先生以“堅持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造就國家急需人才” 為題,結合自身豐富的外交及教育經(jīng)驗,深入剖析了當前國際教育形勢,強調(diào)了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對于培養(yǎng)國家急需人才、維護世界和平穩(wěn)定的重要意義,為我國教育國際化發(fā)展提供了高屋建瓴的指導思路。
中國教科院原副院長馬陸亭先生以“數(shù)字時代國際理解教育新特點”為題,以工業(yè)時代國際理解教育的源頭——文化多樣性為起點,闡述了人類經(jīng)歷的四輪科技革命和產(chǎn)業(yè)變革。同時指出應當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準則,通過人文交流促進不同文明包容互鑒。同時,深入探討了數(shù)字時代國際理解教育的新特點,如扎根自身文化、尊重多元文化等,為教育工作者在新時代開展國際理解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四川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傅林以“國際理解教育究竟‘理解’什么?” 為題,深入剖析了學校開展國際理解教育的常見方式,并從理解 “國際”(國際局勢、國際問題)、理解“國家”(基本國情與國家立場)、理解 “個體”(身份、認知、觀念、文化多元)等多個維度進行解讀,同時也指出了人類 “理解者” 存在的四個局限。
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成與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高瑜以“指向學生責任擔當?shù)膰H理解教育跨學科實踐” 為題,分析了當今世界背景下國際理解教育內(nèi)涵和價值定位的變化,同時結合生動的案例詳細闡述了跨學科實踐路徑,為學校開展國際理解教育的跨學科實踐提供了極具操作性的指導。
教學展示:全球議題的跨學科實踐
成都王府外國語學校校長管小波作為示范課環(huán)節(jié)主持人,開啟了4月11日的活動。
成都王府外國語學校小學部段婷婷老師呈現(xiàn)《糧心相連,共抗饑餓》示范課,將“全球饑餓”作為議題,引導學生開展跨學科探究。
示范課獲馬陸亭副院長、傅林教授等專家高度評價,同時為進一步完善教學設計、提升教學效果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隨后,南南國際教育智庫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原所長王曉陽主持“全球化、地球村與國際理解”圓桌研討會,光明日報《教育家》期刊社總裁助理胡鵬、法政國際教育副總經(jīng)理兼濟寧王府學校國際部校長蔡久甜、成都王府外國語學校初中部校長李仕雪、鄭州中學國際部課程與教學處副主任李穎分享校本課程建設經(jīng)驗,探討國際理解教育與升學的融合路徑。
閉幕寄語:培育新時代全球公民
最后,衡孝軍公參總結指出,研討會為國際理解教育提供了創(chuàng)新思路與實踐范本,呼吁各界攜手培育具有國際視野、社會責任感的時代新人,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教育力量。
衡孝軍公參全面概括了本次研討會所收獲的成果,為此次研討會畫上句號。
大使進校園:文明互鑒,教育共贏
4月11日下午,“未來外交官”——青少年國際理解教育項目之“大使進校園”公益行活動第七期在成都王府外國語學校舉行。本期活動邀請了曾任中國駐捷克、羅馬尼亞特命全權大使、現(xiàn)任中國—捷克友好協(xié)會會長霍玉珍大使,為全體師生帶來《中東歐教育縱橫及中國–中東歐國家教育合作》主題講座。
活動伊始,北京王府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法政集團副董事長兼行政總裁、世界教育論壇(FWE)董事兼執(zhí)委會副主席潘軍女士發(fā)表致辭,她結合國際局勢變化,強調(diào)跨文化溝通與青年外交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性,并回溯基金會“未來外交官”項目成果,今年7月基金會即將啟動的“歐陸和平與發(fā)展青年領袖營”,帶領學生赴荷蘭、比利時參訪歐盟委員會、國際法院等機構,開展外交實務研討。潘軍理事長指出,項目旨在培育兼具國際視野與家國擔當?shù)男聲r代青年,助力中國青年成為全球治理的橋梁與和平使者,并感謝合作伙伴及各位大使的長期支持。
外交禮賓服務中心黨委委員、茂發(fā)國際旅行社總經(jīng)理助理王麗回顧與北京王府公益基金會、王府學校聯(lián)合發(fā)起的“未來外交官”青少年人才培養(yǎng)項目成果:三年內(nèi)開展9場活動,包括邀請大使講座、組織師生參訪外國駐華機構等,有效提升學生外交素養(yǎng)與全球視野。她表示未來將深化三方合作,創(chuàng)新活動形式,助力青年成長。王麗高度評價霍玉珍大使的資深外交經(jīng)驗,強調(diào)其講座對啟迪學生的重要作用,并勉勵學子勤奮學習,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新時代人才。
霍玉珍大使以“文明互鑒,教育共贏:中東歐教育縱橫及中國–中東歐國家教育合作”為題,結合31年外交經(jīng)歷,詳述愛沙尼亞、匈牙利等國教育特色及合作案例,強調(diào)青年交流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義。
互動問答,思想碰撞
演講結束后,霍大使與同學們進行了親切的互動問答。學生們踴躍提問,霍大使耐心解答,現(xiàn)場氣氛熱烈而融洽!巴瑢W們,你們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打牢基礎,擴大知識量,并要積極參與各種實踐活動,提高自己的溝通與組織協(xié)調(diào)能力。”學生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這次講座不僅增進了學生們對國際理解教育合作的了解,也為他們未來的成長指明了方向。
公益同行:書香傳遞愛心
講座尾聲,霍玉珍大使向北京王府公益基金會及成都王府外國語學校贈書,潘軍理事長回贈《對話Z世代》及國際理解教育報告。
在講座后的愛心活動中,家長踴躍認購《對話Z世代》,善款將用于國際理解教育公益事業(yè),參與者獲頒公益伙伴證書及徽章。
此次“大使進校園”活動,不僅讓成都王府外國語學校的學生們近距離接觸了外交大使,更讓他們深刻體會到了國際理解教育的意義。這不僅是一次知識的傳遞,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一次心靈的洗禮。在未來的日子里,這些年輕的學子們將帶著這份寶貴的經(jīng)歷,走向更廣闊的世界,成為具有國際視野的新時代人才。
“啟耀新程 賡續(xù)華章”——大使進校園暨國際理解教育研討會不僅為教育界人士搭建了跨領域深入交流的平臺,更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為國際理解教育注入新活力。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國際理解教育將培育出更多具有全球視野、國際情懷與社會責任感的新時代人才,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教育力量。(翁玉華)
2025大使進校園,國際理解教育研討會,成都王府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