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上午,結合四川省教育實踐基地跟崗實踐項目,廣安實驗學校小學班主任名師工作室和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一)共同承辦了以“小學語文新課標背景下的大單元教學探討”為主題的教研活動,共赴一場有深度的教研之旅。
一、課例展示
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一)領銜人倪小莉老師執(zhí)教了部編版三年級上冊第23課《父親、樹林和鳥》。課例伊始,教師便以巧妙的導入將學生帶入情境,生動的語言描繪出樹林的靜謐與神秘,瞬間抓住了孩子們的心,就像開啟了一扇通往自然與親情世界的大門,讓大家滿懷期待地想要深入其中。
在文本解讀環(huán)節(jié),教師引導學生逐字逐句地品味。從對父親眼神的解讀,到對鳥兒生活習性細致入微的討論,每一個細節(jié)都不放過。學生們在教師的啟發(fā)下,積極思考,踴躍發(fā)言。他們仿佛化身成了文中的角色,去感受父親對鳥的熱愛,對自然的敬畏。倪老師適時的點撥,讓學生在迷茫時豁然開朗;恰當?shù)目偨Y,又將學生們零散的觀點串聯(lián)成完整而清晰的認知鏈條。
這堂《父親、樹林和鳥》課例展示,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一場情感與智慧的雙重盛宴。它讓我們看到了教育的無限可能,在文字與情感的海洋里,學生們盡情遨游,收獲成長,也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個極具價值的教學范例,值得我們細細品味與借鑒。
課例展示后,工作室成員分享本堂課的收獲與建議。
二、專題講座
班主任名師工作室領銜人羅雪華老師作《聚力大單元,賦能新課堂》的專題講座。
羅老師從“什么是大單元?”“怎么做大單元?”展開,向我們闡述了在大單元的教學過程中,大任務要以學生的學習為主線,通過問題對知識進行解構重組,引導學生主動地進行探究、討論,尋找問題的答案,開展富含創(chuàng)造性且有深度的學習活動。她以三上第七單元為例,向我們介紹了大單元教學設計策略。要讓孩子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在充分感受課文豐富生動的語言中品味自然之妙趣,逐步養(yǎng)成主動觀察、探索與發(fā)現(xiàn)自然妙趣,積累喜歡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學習過程中,可創(chuàng)設多種學習實踐活動和情境,在真實的情境中學會讀書、感悟、積累、表達、記錄等方法,形成語文能力和審美直覺,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育之路,任重道遠,它需要我們不忘初心,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將愛與責任貫穿到每一節(jié)課中,并不斷努力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做到心中有溫度、工作有策略、落實有方法!
本次教研活動為老師們打開了教育教學的新視野,讓大家在教學理念、教學設計、教學方法等方面都有了全新的思考與認識,為提升教學質量與學生學習效果提供了有力的借鑒與方向。(通訊員 趙美慧)
廣安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