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加強對學生的勞動實踐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發(fā)揮勞動課堂的育人功能,讓學生在勞動中體會快樂,在勞動中收獲成長,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廣安實驗學校大力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因地制宜,在校園花圃內(nèi)、啟暉樓樓頂開辟了班級勞動實踐基地,把勞動教育落到了實處。
勞動基地劃分好后,在老師們的帶領下,同學們迫不及待地帶著勞動工具,來到自己班級的“勞動領地”,開始了別開生面的勞動課堂教學。鋤草、松土、刨坑、播種、施肥……同學們帶著對生命的好奇,對大自然的熱愛,擼起袖子、揮灑汗水,將一顆顆種子灑向大地,將一份份希望種在春天。
勞作園里,一個個身影干勁十足,按照季節(jié)屬性,因地制宜栽種各種蔬菜。同學們親自參與耕種,參與田間觀察,參與種植管理,在實踐中觀察、了解各種蔬菜的生長屬性、生長過程,享受勞動帶來的快樂。經(jīng)過兩個多月的精心培育,放眼望去,碧綠的菜畦里,一片生機盎然。一顆顆蔥苗、一株株蒜苗、一棵棵大白菜、一根根萵筍、一窩窩紅薯、一棵棵玉米苗破土而出,沿著竹竿攀爬而上的四季豆藤蔓上結出了好多好多的四季豆,茄苗上結出了一根根細小的茄子……豐收的季節(jié)即將到來。
課間時光,總能看見三三兩兩的同學,來到自家的菜地里,看見自己豐碩的勞動成果,一張張稚嫩的臉龐上寫滿了喜悅與驕傲。辛勤的勞動,即將換來豐收的果實;快樂的勞動,創(chuàng)造了出美好的生活。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這句出自朱柏廬《朱子家訓》的諺語,道盡了勞動的艱辛,道盡了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在這個學期里,廣安實驗學校的孩子們,在小菜園里播下了希望,收獲了成長,懂得了勞動的真諦,懂得了對勞動人民的尊敬,對勞動成果的珍惜。
廣安實驗學校還將積極開辟校外農(nóng)場,帶領學生走向農(nóng)村,走進農(nóng)田,以“農(nóng)民”的角色和身份參加農(nóng)村勞動,以第一人稱視角體驗農(nóng)村生活,在行走的課堂上完成勞動課程的學習。通過校內(nèi)和校外勞動實踐基地的打造,廣安實驗學校的學生獲得了更加全面的發(fā)展與成長。(通訊員 蔣秀芳)
廣安實驗學校,勞動實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