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7日,成都市暨武侯區(qū)張軍名師工作室高三化學小專題復習研討活動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成都附屬中學(以下簡稱:北二外成都附中)舉行。本次活動既有課例研討又有專題講座,成都市、武侯區(qū)兩級張軍名師工作室全體成員參與線上研修,張軍、彭明良、王雷、楊莉娟、王諾、郭風霞等工作室成員承擔現(xiàn)場活動的組織和主持(主講),北二外成都附中部分干部和教師也來到現(xiàn)場參加活動。
大家首先觀摩了楊莉娟老師的錄播課——《高三二輪復習——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綜合選擇題——對數(shù)圖像分析》,全體參與者線上線下認真觀課、積極議課。溶液中離子平衡的圖像分析既是高考化學中的?键c,更是難點,楊老師首先引導學生推演出函數(shù)關系pKw=pH+pOH,然后引導學生在坐標系中找特殊點、作直線圖像,讓學生深刻理解圖像背后的化學含義;在pKw模型基礎上,楊老師接著引導學生遷移構建與分析pKa、pKsp模型,從而突破了高考化學試題中對數(shù)函數(shù)圖像這一難點。
在議課活動中,楊莉娟老師陳述了自己課堂設計的意圖目標及實施路徑;工作室成員、武侯區(qū)化學教研員彭明良老師認為,本堂課的思維模型構建和遷移突破了高考圖像分析中的難點,目標定位準、路徑可操作,建議在教學活動中要更加注重學生的“過手”。
議課結束后,張軍老師帶來了專題講座——《談談證據(jù)推理與模型認知》。他從“何謂”“何為”“咋考”三個維度,將高中化學核心素養(yǎng)“證據(jù)推理與模型認知”次第展開:首先結合課程標準要求解讀何謂這一核心素養(yǎng),然后以“價類二維圖”“等效平衡”“原電池”“電極反應書寫”等案例詳細闡釋了如何發(fā)展這一核心素養(yǎng),最后以2021全國高考化學甲卷第11、12、13題為例揭示了高考題如何考察這一核心素養(yǎng)。
活動最后,工作室領銜人張軍老師希望全體工作室成員在初、高中畢業(yè)班后期復習教學中堅持研究的精神、務實的態(tài)度,以小專題為切入點,在精講精練中提升學生化學學科思維和應考能力,落實化學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賴波 通訊員 劉音蘭 畢英 袁伶逸)
北二外成都附中,張軍名師工作室高三化學小專題復習研討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