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減輕疫情可能導致的心理傷害,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引導青少年樹立心理健康意識,以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應對生活帶來的挑戰(zhàn)。11月10日下午,成都市第十一中學在階梯教室對高一年級學生開展了“疫情下的心理健康輔導”公益講座,本次講座由成都市家庭教育促進會主辦,幸福億家教育協(xié)辦,主講人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邱春梅老師。
講座中,邱老師以故事導入,由拿破侖遠征俄羅斯的故事引出適應性,行軍打仗需要做好充分準備才能順利應戰(zhàn),而抗疫時期,充分的準備也有利于增強機體適應性,抵抗病毒侵襲。行軍打仗如此,抗疫如此,學習生活也是如此,只有做好充足準備,才能以更強的心理彈性去應對各種突如其來的困難和挑戰(zhàn)。接下來,邱老師呈現(xiàn)了《心理健康十條標準》,帶領同學們了解自己當下心理健康狀況,并探討了影響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重要因素及其可能引發(fā)的結果,教給大家日常評估方法。講座最后,邱老師著重給同學們介紹了給情緒降溫三動作和應對焦慮兩策略,關照自我才是對自己心理健康負責任的表現(xiàn)。引導同學們樹立求助意識:求助不代表軟弱,求助是一種高貴品質(zhì)。并公布了一些公共求助資源,以便同學們能夠及時得到幫助。
整場講座,邱老師全情投入,同學們認真傾聽,在師生共創(chuàng)的積極開放輕松的氛圍中圓滿結束。講座后,同學們也意識到自己才是自己心理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要做好自我關照,對自己負責。(李林)
成都十一中,疫情下的心理健康輔導,公益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