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新聞網(wǎng)瀘州10月26日訊(通訊員 李長君) 為進一步提升師生的消防安全意識,強化師生的消防應急逃生能力。10月23日瀘州市納溪區(qū)新太小學再次舉行安全防火演練。
演練前老師對學生進行了安全知識的普及教育。發(fā)生火災時,首先要沉著冷靜,對環(huán)境進行觀察,迅速找到安全逃生路線。其次,有效利用身邊的一切資源——如毛巾、衣服、被子等棉麻的物品均可,在有水的情況下用水浸濕,用于捂住口鼻,減少有害氣體的的侵入,保護身體。再次,迅速設法脫離險境。樓上的學生若樓道火勢不大或沒有坍塌危險時,可裹上浸濕了的毯子、非塑制的雨衣等,快速沖下樓梯。若樓道被大火封住而無法通過,可順墻排水管下滑或利用繩子、將床單等系在一起,緣陽臺逐層跳下,或者扔一些床墊出去,決不能從窗戶直接往外跳,除非是在一樓。在自己無法自救時,要想法發(fā)出信號,向他人求救。
演練時,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親身實踐。有的用紅領巾、有的用毛巾、有的用衣服等捂住口鼻彎腰屈膝有序、迅速、安全地到達指定安全地點。 此次演練,達到了預期目的。學生能有序迅速地進行撤退。學會了在火災發(fā)生時,如何就地取材進行自我保護。學生們表示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一定要遵守紀律,把消防安全牢記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