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新聞網(wǎng)

新聞熱線:4000-2300-35 QQ:3283783520

狀元落榜清華 追問:為何出現(xiàn)兩個“分數(shù)線”?

來源:中國教育報  作者:網(wǎng)站編輯  熱度:℃   發(fā)布時間:2015-08-12
      2015年的高考,王希裸分為645分。由于通過了清華大學自主招生考試,王希還獲得了40分加分,他的總成績達到685分。685分,也恰好是清華大學公布的在江西省理科錄取分數(shù)線。但王希卻面臨落榜的危險,因為江西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清華大學在江西錄取分數(shù)線是686分。于是,王希成為江西省考試院和清華大學“分數(shù)線之爭”的最大受害者。江西省考試院和清華大學在錄取分數(shù)線問題上相持不下,至今沒有結果。(8月11日澎湃新聞)
  這一新聞的曝出,再加之此前累加的“招生丑聞”,凡此種種已然沉重打擊了“高考招錄”的整體聲譽。盡管我們必須承認,每一起個案都有其偶然性,但是此類事件的密集曝出,無疑暴露了現(xiàn)有招生模式的先天不足。
  “詭異”的兩條錄取分數(shù)線,其背后實則各有各的考量。清華之所以堅持685的錄取線,顯然是為了能將王希成功招進來;而江西考試院之所以咬定686的分數(shù)線,則意在體現(xiàn)自身在錄取工作中的話事權,確保一般性的程序規(guī)則不因個例妥協(xié)……就這樣,一方是急于實現(xiàn)諾言的清華,一方是嚴格執(zhí)行程序的省考試院,兩者各有各理,自然各不相讓。
  前途命運尚且無著無落的王希,尷尬地成為兩大巨頭拉鋸的“犧牲品”。清華雖不惜“追加指標”來將之錄取,卻無奈省考試院以“程序違規(guī)”為由橫加阻梗。之于此,到底是該說清華重信守諾,還是該說江西考試院堅守原則呢?誰該為如今僵持不下的困局負責?倘若清華沒跟王希私下接觸,并許下“保證錄取”的承諾,自然也就不會有后面的麻煩;倘若沒有“機動指標”、“追加計劃”等變通操作空間,也絕對沒有后續(xù)的爭執(zhí)不下吧。
  受益于那套復雜、曖昧的招錄模式,王希尚有一絲希望擠進清華;同樣受困于這套復雜、曖昧的招錄模式,王希也可能與清華最終無緣……更不幸的是,清華與考試院的拉鋸,儼然被表述為一場道義與規(guī)則之爭。而這種簡單化、宏大化的意氣爭執(zhí),對于王希的個人命運最是不利。或許,如今我們所能期待的,僅僅是雙方都能就事論事,最大程度維護當事考生的合理利益;而放眼長遠,現(xiàn)今極易滋生摩擦的高考招錄體系,勢必需要一次真正的改進。

責任編輯:新聞編輯

四川教育新聞網(wǎng)榮譽出品

行業(yè)合作:孫女士:028-85056429

手機:18780127311  郵箱:3283783520@qq.com
聯(lián)系電話:4000-2300-35  地址:成都市一環(huán)路南四段22號

Copyright © 2010 - 2015 四川教育新聞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備1501925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