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記者從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獲悉,該院內鏡中心接收了一名出生僅45天患有先天性食管閉鎖的嬰兒,外科手術后出現了食管中段吻合口狹窄的并發(fā)癥,進食時便會出現嗆咳、呼吸困難等癥狀,因此寶寶日漸消瘦。由于孩子的食道壁薄,手術風險極大,內鏡中心主任胡兵憑借多年豐富的臨床經驗成功為其進行了手術,目前,孩子正在進一步恢復中。 “患兒需要進行內鏡下球囊擴張術,將狹窄的吻合口擴張開。由于孩子剛出生45天,食道狹小且食管壁薄,手術時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出現穿孔和出血危及孩子生命?!比A西醫(yī)院內鏡中心主任胡兵告訴記者,“我們醫(yī)院有好的麻醉師和類似的經驗,所以敢來做這個手術?!睋榻B,手術用時僅10分鐘,他在麻醉醫(yī)生為患兒實施麻醉后,輕柔地將內鏡送到其食管的狹窄部位,觀察到吻合口重度狹窄,于是選擇了平常用于膽管擴張的導管,在內鏡醫(yī)護人員和麻醉科醫(yī)生的緊密配合下,進行球囊擴張術。最后,胃鏡通過了狹窄部位,進入到胃腔,狹窄處粘膜無出血、穿孔,手術成功。 據了解,食道閉鎖在新生兒期的發(fā)病率現占消化道發(fā)育畸形的第三位,而食道閉鎖術后常并發(fā)吻合口瘺、吻合口狹窄等,內鏡下行氣囊擴張是一種有效的微創(chuàng)治療方案。胡兵主任表示,手術期間內鏡治療技術和無痛技術的安全管理是首要問題,“特別是對擴張壓力的控制,需要操作醫(yī)生作準確的觀察和判斷,才能作出精準的決定,并且需要護士在擴張過程中嫻熟的技術配合,稍有不慎便可能導致嚴重并發(fā)癥,擴張不佳就達不到滿意的效果?!?/span> |